疫情及限聚令的關係,令不少上班族和學生多了「帶飯」,紛紛出動燜燒壺及保溫飯壺,令「帶飯」成為疫症下的日常。消委會日前測試市面15款食物壺,結果反映所有燜燒壺樣本均通過保溫效能測試,而 保溫 飯壺的 保溫 表現則較為遜色,其中2款的6小時保溫效能更低於50℃!熱食的存放溫度過低會有什麼影響?擔心食物的熱度不達標,還可選擇可發熱或者 保溫 的便當盒,有的甚至支援快速煮食,即睇以下報告及小編推介!
8款燜燒壺符合保溫標準
測試採用了8款燜燒壺和7款保溫飯壺樣本,其中所有燜燒壺樣本(中間沒有隔層)都通過保溫效能測試,貯存熱水6小時後溫度達最高76.4℃至63.6℃不等,而8小時後也只有1款低於62°C,符合歐洲標準。當中量出水溫最高的是膳魔師「SK-3020」,然有是象印「SW-JXE75-RV」樣本;而Pole Bear「JFF J800 (#8)」表現較遜色。
以下為獲4星總評(5星滿分)的燜燒壺樣本:
2款保溫飯壺6小時保溫效能低於50℃
7款保溫飯壺(中間有2層或3層隔層)表現較為遜色,2款2層保溫飯壺樣本,包括Pole Bear「SGFJ-700」及Topvalu在6小時後量得的水溫只達分別49.1°C至40.3°C不等,8小時及12小時後的溫度範圍則降至43.4°C至29.6°C左右。消委會提醒各位,熱食的存放溫度須高於60°C,而冷食則應低於4°C,以免細菌容易繁殖。
消委會安全帶飯貼士
消委會建議大家,使用燜燒壺及保溫飯壺時,應留意燜燒壺只有 保溫 功能,並無加熱功能,因此雞蛋,以及肉類、海鮮等食物應切薄並徹底煮熟才放入飯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