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運動心理學 怎樣提升信心?如何攝取補充品加強體能?

東京奧運發生了不少小插曲,如美國體操天后因心理健康因素而退出,不禁令人關注 運動心理學 的重要性。要達致較佳的運動表現,體能耐力、運動能力、裝備等,固然重要,大家亦不可忽略心理狀態, 運動心理學 如何提升心理質素?身理層面又如何得以加強?

運動心理學

何謂 運動心理學 ?

運動心理學 是一門研究參與運動者的心理歷程與行為的科學。通常有兩個研究目的,一是了解個體的心理如何影響生理表現,二是了解參與運動如何影響個體的心理。

這門學問的發展可以追溯至1898年,美國印地安那州州立大學心理學家Norman Triplett研究為何單車選手有時在團體或雙人競賽的速度,竟會比自己單獨的為快。

被稱作運動心理學之父的Coleman Griffith(1893-1966年),1918年在University of Illinois從事一些有關心理因素與籃球及足球這兩項運動員的關係。後來更建立了一個運動心理學實驗室的實驗室。1921至1931年間,他共出版了25篇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文章。

運動心理學之父Coleman Griffith(圖片來源:Study.com)

心理狀態vs運動表現

或許你會問:要在運動場上創造較佳表現,不是講求運動員本身的運動能力、比賽設施等因素嗎?跟心理學有何關係?為何需要了解 運動心理學 ?其實運動員也是人,同樣會有情緒起伏的時候,如果時刻裝備正向的心理狀態,尤其在關鍵時刻,能夠比對手更有自信,做出比對手更準確的臨場反應,可大大減低賽中的失誤機會,自然亦可做得更理想的表現。

主場優勢是其中一個會影響運動員心理狀態的因素。不少運動員都比較喜歡在主場作戰,原因有很多,例如他們會覺得主場有一種「同聲同氣」的親切感覺,更加充滿自信。

運動心理學

運動心理學 四大技巧

簡單地說,運動心理學 主要涉及以下四大技巧。

1.放鬆訓練 (Relaxation technique)

放鬆訓練,指透過在訓練過程中的放鬆,模擬比賽時的調整狀況,到了真正比賽時,有助運動員能夠正常發揮自己的實力。在今屆東京奧運中,美國體操女子團體賽一路戰到了金牌,但陣中主將Simone Biles卻因心理健康因素,而選擇退出。其實有不少研究及事實指出,比賽中出現的過度緊張或焦慮,往往會帶來可怕的後果。

運動心理學
[]